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教授,围绕中国城市雕塑的时代发展特征、雕塑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建议等问题展开访谈。
曾成钢院长曾数次在国家级重要展览中担任评委、组织策划大型展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1992年被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艺术奖候选人,1998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从事雕塑艺术数十年来,曾成钢教授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他的《鉴湖三杰》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龙舟》曾获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等。近日,其参与主创的大型雕塑《伟业》随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正式开馆,在北京落成。
曾成钢
记者: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二一工程是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来,最重要的国家大型主题雕塑项目。《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组作品展示出了这个时代的艺术智慧与才情,您作为《伟业》的主创人员,能否阐释下您的创作理念和心得?能否阐释下您的创作理念和心得?
伟业,汉白玉,长15米,中国共产党历史陈列馆
战友,花岗岩,高4米,中央党校
记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雕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在我国的公共空间中,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境遇下,城市雕塑的角色和职能产生了哪些转变?
曾成钢:我认为城市雕塑是一种历史悠久、方式经典的文化建设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院在孤山照胆台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雕塑系,标志着中国高等雕塑艺术教育的开端。李金发、王静远、王子云等一批留法归中的雕塑家们开创了中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先河。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雕塑服务于历史事件与城市建设,被当成一种历史记忆、文化传播和时代的精神象征。改革开放之后,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学术界出现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作品,但与其他艺术相比,雕塑总体仍然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慢半拍”。1982年,全国城雕小组成立,面对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机遇,以刘开渠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雕塑家,提出“城市雕塑”的概念,旨在给中国雕塑的发展指明方向。这个过程中,城市雕塑承担着连接社会多元结构主体、促进地区文化经验交流的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雕塑的发展是个不断开放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中国雕塑正在走出固化模式,向一切可能的资源与技术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公共实践与架上创作,在空间上逐渐重合,完成了一种事实上的转向。今天,我认为用“公共雕塑”这个词来称呼城市雕塑,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社会特点和文化认知。中国的公共雕塑,以雕塑家为主导引领发展,展示出较强的探索性与组织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政府+专家+艺术家”三位一体、多种资金来源和建设方式并存等一系列方法与模式创新,构成了公共雕塑发展的“中国经验”。
圣火接力,铜,高4米,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破晓,铜,高4米,芜湖神山雕塑公园
曾成钢:可以从最简单的层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什么是雕塑?从历史层面来讲,雕塑是人类智慧和实践的结晶,是记录文化的古老方式;从技术层面,雕塑是雕、刻、塑造、构造的统称;从性质层面,雕塑的本质是空间与体积;从传播层面,雕塑一旦被人看见,就拥有一种视觉共享性,公共性也是雕塑的根本属性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雕塑逐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公共空间,成为营造空间、定义空间和激活空间的一种手段。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传统的城市雕塑概念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户外雕塑、城市雕塑、环境雕塑、泛雕塑、公共艺术等不同的概念演绎。今天的城市雕塑应在传统雕塑的基础上,融合了雕塑艺术、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的综合特点,所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雕塑、雕塑公园、雕塑展览、创作营、雕塑事件。总体而言,今天的城市雕塑是在努力实现艺术为人、艺术为生活、艺术为城市,这是它发展始终所承担的重要职能。再深入一点,就涉及到很多深层的原因,文化差异的问题、美育普及的问题、学术争论的问题,包括审美标准引导问题等等。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讲道强调: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把美的教育和传续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正是总书记的初衷。也是我们艺术从业者的重要使命。
莲,不锈钢,高2.5米,南京博物院
神鹿,铜,高5米,德国汉堡
记者:您是如何评判一件公共雕塑作品的?
曾成钢:一件公共雕塑作品的好坏,我认为应当至少从这个五个方面去考量:立意、风格、材料、尺寸和环境。一件好的作品要有好的立意,要考虑作品与环境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艺术语言和尺寸,并辅助以精良的制作,并充分表达艺术家的观念与构思,展示艺术家的天赋与魅力,从而才能为观众带来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体验。当然,一件好的公共雕塑作品的诞生,离不开运作机制的完善和提升。当下我们还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系统不协调、管理不永续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各个层面对公共雕塑的基础认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促成更多好的公共雕塑作品落地。
大禹,花岗岩,高7米,温州黄石山雕塑公园
春之舞夏之乐,铜,高3米
记者: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的建设消息到了来自各界广泛的关注。新校区的建立会为上海美术学院乃至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
曾成钢:宝武工业遗址的建设可以说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工程。这是一个在宏伟钢铁中崛起的美院,这是一次工业与艺术的碰撞,这是一种火与风的交融。这里未来将是上海美术学院的主校区,占地180亩,长1000米,宽120米,高24米,建筑改造量22万平方米,建筑按照“一切空间皆有记忆,一切空间皆可共享,一切空间皆有艺术”的理念来设计,将建成院城融合的开放式大学校区,“园区就是校区,校区就是园区”,计划在2024年竣工投用。
我将之称为“蝶变”,以此拉开上海美院未来全新发展的帷幕,书写“深美中国”的篇章。吴淞院区的建设有这样两层重要意义。一方面,百年前,在黄浦江边、苏州河畔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起点;未来,上海美术学院将在中国宝武的工业遗存上展现全新的面貌,一个服务市民艺术终身教育、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经典殿堂级院区将助力吴淞发展、助力上海发展,助力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上海这座世界级的卓越城市,应当有这样一座世界级的美术学院来与之相匹配。这是实现上海美术的百年梦,这是上海美术教育的百年梦!另一方面,以艺术教育作为核心动力,将现当代工业记忆、国际都市生活有机融合,促进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发展,这是探索为城市更新、艺术教育、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范式。它所面向的是当代教育、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新目标、新模式,以及围绕工业遗存转型更新的需求构建全新的“开放、全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此来给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