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赋能,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曾成钢
发布时间:  2023年 2月 21日    点击计数: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教授,围绕中国城市雕塑的时代发展特征、雕塑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建议等问题展开访谈。


曾成钢院长曾数次在国家级重要展览中担任评委、组织策划大型展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1992年被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艺术奖候选人,1998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从事雕塑艺术数十年来,曾成钢教授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他的《鉴湖三杰》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龙舟》曾获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等。近日,其参与主创的大型雕塑《伟业》随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正式开馆,在北京落成。




   曾成钢   


记者: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二一工程是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来,最重要的国家大型主题雕塑项目。《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组作品展示出了这个时代的艺术智慧与才情,您作为《伟业》的主创人员,能否阐释下您的创作理念和心得?能否阐释下您的创作理念和心得?


曾成钢:二一工程是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来,最重要的国家大型主题雕塑项目。四组作品展示出了这个时代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才情,其所展示出的风貌、特色、格调、气派和制作,代表着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艺术水准。

伟业,汉白玉,长15米,中国共产党历史陈列馆


“为人民塑像,为人民立言”是《伟业》的时代主题。《伟业》的时间跨度是20世纪40年代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品紧扣“人民群众”和“现代性”两词,集中展示这段历史时期内人民群众团结奋进的宏大场景,其中新时代以来各行业群众的精神面貌是表现的重中之重,雕塑中所表现的各行各业代表,全部来自于真实的人物原型,创作组选取了各行业二百多位时代英模,从中提炼人物的精神面貌、姿态动作以及服饰工具特征,对雕塑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准确落位。奋进的姿态和自豪的表情是人物的主基调。“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是《伟业》所遵循的美学与历史的双重传统。《伟业》长15米,高8米,宽4.5米,作品通过内在的抽象结构以及白玉材料中的文化基因,建构主题性雕塑的仪式性和崇高感;构图上雕塑沿用了主题创作的宏大叙事和现实主义的古典雕刻传统;人物造型采用了一种粗大厚重的艺术特点,以突出作品的轮廓型、体积感、分量感和存在感,凸显“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的豪迈气概。在形式语言的构建过程中继承了很多传统经典,但它并未囿于传统。在找出新方法、建立新思路、创作新作品的过程中,《伟业》越过了“任务”的表层需求,在完成国家任务与普遍性艺术表达的过程中,探索了一条传承转化创造的新路径。《伟业》的创作团队主要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师、博士和硕士组成。放大过程中,参与人数最多时高达六十余人。通过参与这次百年一遇的大型国家项目,这些年轻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成长。三年创作,两年疫情,二一项目的几个关键节点都在疫情期间。在各方面经费尚到不到位情况下,创作组不畏艰辛咬牙坚持,他们中的很多同志有的离家驻厂,有的延期毕业,为创作付出了极大的能量和热情。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一直是这样通过重大创作项目的传、帮、带来延续血脉。二一工程背后凝聚的政策、文化、经济和社会各界的帮助,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兴旺。我们圆满完成了国家交予的历史任务,参与了历史,见证了历史,这次创作充分说明,书写史诗已经成为今天中国艺术家的历史重任,雕塑家们任重而道远!


战友,花岗岩,高4米,中央党校

记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雕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在我国的公共空间中,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境遇下,城市雕塑的角色和职能产生了哪些转变?

曾成钢:我认为城市雕塑是一种历史悠久、方式经典的文化建设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院在孤山照胆台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雕塑系,标志着中国高等雕塑艺术教育的开端。李金发、王静远、王子云等一批留法归中的雕塑家们开创了中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先河。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雕塑服务于历史事件与城市建设,被当成一种历史记忆、文化传播和时代的精神象征。改革开放之后,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学术界出现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作品,但与其他艺术相比,雕塑总体仍然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慢半拍”。1982年,全国城雕小组成立,面对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机遇,以刘开渠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雕塑家,提出“城市雕塑”的概念,旨在给中国雕塑的发展指明方向。这个过程中,城市雕塑承担着连接社会多元结构主体、促进地区文化经验交流的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雕塑的发展是个不断开放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中国雕塑正在走出固化模式,向一切可能的资源与技术开放。尤其是近十年来,公共实践与架上创作,在空间上逐渐重合,完成了一种事实上的转向。今天,我认为用“公共雕塑”这个词来称呼城市雕塑,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社会特点和文化认知。中国的公共雕塑,以雕塑家为主导引领发展,展示出较强的探索性与组织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政府+专家+艺术家”三位一体、多种资金来源和建设方式并存等一系列方法与模式创新,构成了公共雕塑发展的“中国经验”。


圣火接力,铜,高4米,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破晓,铜,高4米,芜湖神山雕塑公园


记者:当下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公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大众对城市雕塑的认知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您认为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曾成钢:可以从最简单的层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什么是雕塑?从历史层面来讲,雕塑是人类智慧和实践的结晶,是记录文化的古老方式;从技术层面,雕塑是雕、刻、塑造、构造的统称;从性质层面,雕塑的本质是空间与体积;从传播层面,雕塑一旦被人看见,就拥有一种视觉共享性,公共性也是雕塑的根本属性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雕塑逐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公共空间,成为营造空间、定义空间和激活空间的一种手段。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传统的城市雕塑概念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户外雕塑、城市雕塑、环境雕塑、泛雕塑、公共艺术等不同的概念演绎。今天的城市雕塑应在传统雕塑的基础上,融合了雕塑艺术、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的综合特点,所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雕塑、雕塑公园、雕塑展览、创作营、雕塑事件。总体而言,今天的城市雕塑是在努力实现艺术为人、艺术为生活、艺术为城市,这是它发展始终所承担的重要职能。再深入一点,就涉及到很多深层的原因,文化差异的问题、美育普及的问题、学术争论的问题,包括审美标准引导问题等等。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讲道强调: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把美的教育和传续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正是总书记的初衷。也是我们艺术从业者的重要使命。


莲,不锈钢,高2.5米,南京博物院

神鹿,铜,高5米,德国汉堡


记者:您是如何评判一件公共雕塑作品的?


曾成钢:一件公共雕塑作品的好坏,我认为应当至少从这个五个方面去考量:立意、风格、材料、尺寸和环境。一件好的作品要有好的立意,要考虑作品与环境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艺术语言和尺寸,并辅助以精良的制作,并充分表达艺术家的观念与构思,展示艺术家的天赋与魅力,从而才能为观众带来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体验。当然,一件好的公共雕塑作品的诞生,离不开运作机制的完善和提升。当下我们还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系统不协调、管理不永续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各个层面对公共雕塑的基础认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促成更多好的公共雕塑作品落地。


大禹,花岗岩,高7米,温州黄石山雕塑公园



记者:2020年6月份,您就任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以来,从艺术家到教育家,身份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型。您是如何实现上海美术学院的转型发展的?
曾成钢:这一点我的感受还是比较深的。2020年6月,我就任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从艺术家到教育家,身份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型。如何借势借力、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转型发展,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是传承,更是挑战。顺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这一线索,我们找到了是海派这一最重要的传统。一百多年前“海派”让国人认识了世界,肇始了中国传统美术向现代美术的转变;时至今日,海派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张力的典范,世界在巨变,海派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变化,通过“海派”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时代赋予它的新使命。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美术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影响。几代美术教育工作者,传师道,立师德,树师风,积极探索高等美术教育科学规律,为国家文化建设、民族艺坛百花齐放贡献卓著,形成了独特的学院艺术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得益于国家对美育工作的时代要求,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上海美术学院身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加之美院的历任领导的深耕细作,以及上海市领导的重视和各界的帮助,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我们才有机会来探索如何创造性继承申学传统,创新性发展海派文化,创意性提升上海人文的新路径。首先,我们提出了“新海派”的口号。作为今天海派文化发展的一杆大旗,目的是要重振海派雄风。依托海派文化的相关学科与专家学者的学术视野,探索新方法,推出新理论,建立新标准;旨在建立传统与当代的联系,拓宽发展与创新的认识,加强学术与社会的互动,链接文化与时代的基因;以重振上海“新兴艺术发祥地”和“现代创新艺术策源地”的文化形象,引领时代风尚与艺术精神,建立中国当代美术的新坐标。所谓“新海派”,正是我们从上海出发,形成当代国际美术教育生态的思考答卷,正在于经典之力、创新之力、服务之力三位一体的战略发展体系的构成。围绕“新海派”美术教育道路,我们在探讨如何打造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比如我们创办了《新海派》杂志,比如我们的“风自海上”大型主题展览,还比如我们的吴淞园区的奠基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模式探索和创新。上海美术学院聚全院之举,合社会之力,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精选学院师生力作,汇聚校友探索精华,努力呈现融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精神品格为一体,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构建“新海派”的发展方略。


 春之舞夏之乐,铜,高3



记者: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的建设消息到了来自各界广泛的关注。新校区的建立会为上海美术学院乃至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


曾成钢:宝武工业遗址的建设可以说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工程。这是一个在宏伟钢铁中崛起的美院,这是一次工业与艺术的碰撞,这是一种火与风的交融。这里未来将是上海美术学院的主校区,占地180亩,长1000米,宽120米,高24米,建筑改造量22万平方米,建筑按照“一切空间皆有记忆,一切空间皆可共享,一切空间皆有艺术”的理念来设计,将建成院城融合的开放式大学校区,“园区就是校区,校区就是园区”,计划在2024年竣工投用。

我将之称为“蝶变”,以此拉开上海美院未来全新发展的帷幕,书写“深美中国”的篇章。吴淞院区的建设有这样两层重要意义。一方面,百年前,在黄浦江边、苏州河畔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起点;未来,上海美术学院将在中国宝武的工业遗存上展现全新的面貌,一个服务市民艺术终身教育、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经典殿堂级院区将助力吴淞发展、助力上海发展,助力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上海这座世界级的卓越城市,应当有这样一座世界级的美术学院来与之相匹配。这是实现上海美术的百年梦,这是上海美术教育的百年梦!另一方面,以艺术教育作为核心动力,将现当代工业记忆、国际都市生活有机融合,促进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发展,这是探索为城市更新、艺术教育、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范式。它所面向的是当代教育、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新目标、新模式,以及围绕工业遗存转型更新的需求构建全新的“开放、全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此来给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